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,日本中文字幕一区,思思96精品国产,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

      <address id="6c2xp"></address>
    • 滁州金融-E滁州網站
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金融頻道 > [資訊] 金融資訊 > 正文
      工行滁州全椒支行組織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

      2022年03月18日17:56來源:E滁州理財點擊量:1,236次編輯:孫曉婷

          為深入踐行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發(fā)展思想,積極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,根據工行滁州分行《關于做好2022年“3·15”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工行滁州全椒支行高度重視,積極組織開展了以“權利·責任·風險”為主題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。
              

          一是開展電子門楣等行內教育宣傳活動。從2022年3月9日起在兩個網點電子門楣上打出“2022年“3·15”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:共促消費公平 共享數(shù)字金融”、“理性投資消費 防范金融風險”、“依法理性維權 共建和諧金融”等宣傳語,不斷滾動播放;在兩個網點大廳內的宣傳電視屏上播放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片,加強對到店客戶的金融知識教育宣傳;在營業(yè)部門外懸掛2022年“3·15”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標語:“共促消費公平 共享數(shù)字金融”;在大廳公眾教育區(qū)擺放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折頁,積極向到店客戶開展宣傳活動,散發(fā)宣傳資料,回答客戶金融業(yè)務相關咨詢。
              

          二是開展微信等新型渠道“315”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。積極轉發(fā)中國工商銀行強國號發(fā)布的“315知多點|圖解金融消費者擁有的八項權利”,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微信公眾號發(fā)布的“3.15消費者權益保護周,金融知識閱讀抽獎活動”等,加強對廣大群眾的金融消費知識宣傳教育。
              

          三是提升重點群體金融服務質效。(一)加強網點適老化改造,一方面加強適老化硬件建設,建設無障礙通道,提供輪椅、老花鏡、休息沙發(fā)、飲用水等,開設老年人專門窗口,調派業(yè)務能力強、有耐心的客服經理接待辦理業(yè)務;另一方面,要求網點大堂人員關注老年人金融業(yè)務需求,加強金融業(yè)務指導,宣傳我行相關適老化數(shù)字金融產品。(二)利用老年人、青少年、殘障人士、少數(shù)民族居民等重點群體到網點辦理業(yè)務的有利時機,積極宣傳我行手機銀行、網上銀行、智能柜員機、ATM等自助服務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,要求大堂服務人員加強對重點人群的關注,積極給予業(yè)務指導,幫助相關群體積極體驗、正確使用我行自助設備、手機銀行、網上銀行等數(shù)字化產品和服務。(三)主動引導消費者使用我行手機銀行幸福生活版、老年客戶關愛版智能服務、“興農通”APP等專屬產品,重點深化我行無營業(yè)網點或營業(yè)網點不易觸達地區(qū)的數(shù)字化教育宣傳,推薦體驗我行融安e信、工銀智能衛(wèi)士等反欺詐產品和服務,推廣使用“全民反詐”APP,助力消費者運用有效手段防范外部欺詐風險。(四)密切關注重點群體個性化需求,結合旺季營銷活動,深化跨部門、跨機構協(xié)同聯(lián)動,合力創(chuàng)新特色產品,持續(xù)拓展服務場景,積極開展三代社??I銷,聯(lián)動營銷網上銀行、手機銀行等數(shù)據化產品,不斷提升服務重點群體效能,提高廣大群眾的金融數(shù)字化知識水平。
              

          四是加強各類金融風險提示宣傳。(一)通過電子門楣、網點宣傳電視等播放非法集資、電信網絡詐騙、非法放貸、非法金融廣告、非法“代理維權”、虛擬貨幣交易炒作等非法金融活動新情況新特點等相關內容,加強民法典、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普法宣傳,通過多種方式,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對金融違法犯罪行為的辨別能力和防范意識。(二)通過張貼宣傳畫、擺放宣傳折頁、微信圈等,加強資管新規(guī)等監(jiān)管政策宣傳,提示盲目投資、非理性借貸、違約逾期等風險隱患,通過典型案例剖析、重點條款解讀等方式,引導樹立科學理財觀、價值投資觀和理性消費觀。(三)加強賬戶開立、理財銷售、養(yǎng)老金支取、轉賬匯款、認證介質申領等高風險業(yè)務環(huán)節(jié)管控,將風險提示嵌入客戶服務全過程,規(guī)范經營操作和信息披露行為,不斷完善消費者教育宣傳與經營管理和業(yè)務發(fā)展相銜接的工作機制。(四)通過張貼誠信倡議書、播放誠信宣傳片等,加大管理信用記錄、養(yǎng)成良好信用習慣等征信知識宣講力度,宣傳失信行為對個人的不利影響,推動廣大消費者培育誠信品格、樹牢誠信意識。